发病时间:不清楚
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补充说明: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
a******W 2021-08-13 17:2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可以采用面部穴位针灸、耳后穴位针灸、电针疗法、拔罐疗法等方法,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面部穴位针灸
选择合谷、地仓、迎香、颊车等面部穴位进行针灸,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上述穴位针灸能够刺激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缓解面神经麻痹的症状。
2.耳后穴位针灸
选取耳后的穴位如听会、翳风等,通过针刺这些穴位来调节气血、通经活络。耳后穴位与头颈部的经络相连,能改善因外感风寒引起的面瘫。但需注意操作时要轻柔以防损伤耳部软组织。
3.电针疗法
将电针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于患侧的攒竹穴、阳白穴、四白穴、颧髎穴、地仓穴、颊车穴上,连接电源,打开开关,调整电流强度,使患者感到轻微不适为宜,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一次。电针疗法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人体穴位的方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减轻面神经水肿的程度,缓解肌肉痉挛状态,进而促使面神经功能恢复。
4.拔罐疗法
使用玻璃罐或者陶土罐,在火源作用下产生负压吸附于特定腧穴上,留置5-10分钟后取下。此方法具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于由风邪侵袭所致的面神经麻痹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建议患者在饮食方面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摄入量,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有利于促进神经修复。
2024-03-19 23:0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颜面肌分表情肌和咀嚼肌两部分,前者由面神经支配,后者由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此处所叙述面肌瘫痪仅讨论表情肌麻痹,即面神经麻痹的有关内容,面神经麻痹在脑神经疾患中较为多见,依据病因将其分成特发性(Bell)、外伤、感染、肿瘤、神经源性等5种主要类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即Bell麻痹,作为单独的疾病详细介绍。其他类型面神经麻痹在此处叙述。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典型症状: 口眼歪斜 早上起床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 口角歪斜,无法说话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临床检查: 口眼歪斜 早上起床突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或歪斜 口角歪斜,无法说话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十三味红花丸
1.藏医:补肝益肾,解毒通淋。用于肝萎缩,外伤引起的肾脏肿大,肝热症,小便癃闭,性水肿,化合毒中毒症,“亚玛”虫病。2.中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梅毒,疱疹,尖锐湿疣,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菌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3.运动系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炎,骨质增生,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外伤致骨折,挫伤等原因的各种疼痛。4.心脑血管系统:脑震荡及后遗症,脑血栓及后遗症,脑栓塞及后遗症,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中风,瘫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各种原因引起的癫痫和惊风等。5.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官能症,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各类神经性障碍,各类神经性炎症等。6.白脉病:指气血交搏,运行受阻而不能内充肚腑、外达肌筋、骨骼、损及白脉引起的以麻木、肿痛、萎缩、拘挛为特征的病症,又称“白痹”,外遇风寒湿气,内伤疫热、毒热,劳累过度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
荆防颗粒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沉香十七味丸
“白脉病”:白脉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以及各种神经。出现口眼歪斜、四肢麻木、肌筋萎缩、偏瘫、麻痹、言语不清等症状。“赫依”血不调:是指赫依与血相互不合而形成的疾病,本方指跌打损伤、扭挫伤、筋骨肿痛、骨质增生、颈椎病、肥大性脊椎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面瘫等引起的疼痛、瘀肿、功能障碍等症状。
巴氯芬片
限于脊髓和大脑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