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大黄> 大黄的功效与作用竹叶

医生回答(1)

吴俊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抗炎、止血等功效与作用。若要使用大黄治疗疾病,应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泻下攻积
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能刺激肠道平滑肌,增加肠蠕动,从而引起腹泻。通过口服大黄进行治疗,适用于便秘、肠梗阻等引起的腹胀和腹部不适。但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清热解毒
大黄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疔疮、丹毒、烫伤等症状。外敷或内服均可发挥此功效,需注意不宜过量使用以防引起不良反应。
3.利胆退黄
大黄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改善胆道通畅情况,进而达到利胆退黄的目的。可用于肝胆疾患所致的皮肤黄染,可遵医嘱服用。对该药过敏者禁用。
4.抗炎
大黄中含有的化合物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及细胞活化的作用,故而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对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状态有益。按处方规定剂量使用。
5.止血
大黄可通过收缩毛细血管、降低通透性和增强凝血功能来减少出血。可用于治疗咯血、衄血等内部出血症状。注意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药物同时使用。
使用大黄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副作用。此外,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024-03-15 12:2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小儿泄泻 (腹泻)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西医称泄泻为腹泻,发于婴幼儿者称婴幼儿腹泻。本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小儿脾常不足,内伤乳食,或脾肾阳虚,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泄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