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补充说明:选用怎样的乙肝疫苗?
a******W 2021-08-14 23:13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乙肝疫苗的接种一般需要三次,按照0、1、6的方案进行接种,即第二次接种时间距离第一针接种后1个月,第三次接种时间距离第一针接种后6个月。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乙型肝炎病毒的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一般只有30%的人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在较高水平。接种乙肝疫苗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复查,以确保体内产生足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从而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如果患者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了发热、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08-15 00:34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引起发热的疾病很多,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感染性疾病 在发热待查中占首位,包括常见的各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以细菌引起的感染性发热最常见,其次为病毒等。 二、非感染性疾病 1、血液病与恶性肿瘤 如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结肠癌、原发性肝细胞癌等。 2、变态反应疾病 如药物热、风湿热。 3、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IE)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4、其他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危象。严重失水或出血、热射病、中暑、骨折、大面积烧伤、脑出血、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等。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普外科、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