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为什么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为什么感染

发病时间:不清楚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为什么感染

补充说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为什么感染

a******W 2021-08-15 22:2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头孢克肟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片 皮肤 局部红肿 疼痛 清创术 口腔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头孢噻吩钠 青霉素V钾片 甲硝唑片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于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外伤后感染、医源性感染以及邻近组织扩散等病因所致的感染。由于该部位的感染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牙源性感染
牙源性感染是由牙齿及其周围软硬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通过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等途径扩散至颌面部间隙,导致感染。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
2.腺源性感染
腺源性感染通常由涎腺导管阻塞引起,导致唾液滞留和细菌繁殖,从而诱发感染。感染可向周围扩散形成多间隙感染。针对腺源性感染,患者需要遵照医生的意见服用消炎止痛药,例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不适。
3.外伤后感染
外伤后感染是由于外伤导致皮肤屏障受损,细菌进入并大量繁殖所致。此时容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对于外伤后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清创术、切开引流术等处理。
4.医源性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医疗器械污染或操作不当引起的感染,如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口腔颌面部。医源性感染的治疗需首先确定致病菌种类,然后选用相应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噻吩钠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5.邻近组织扩散
邻近组织扩散是指其他部位的感染通过血液或淋巴循环途径传播到口腔颌面部间隙内,造成继发性感染。针对邻近组织扩散,患者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并予以根治,同时配合医生使用青霉素V钾片、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患者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堆积而加重感染。必要时,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抽脓或者切开引流术以帮助排空脓液。

2024-02-27 11: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牙宣

牙宣是指以龈肉萎缩,牙根宣露,牙齿松动,经常渗出血液或脓液为特征的病证。若不及时治疗,日久牙齿失去气血濡养,以致脱落。在历代医书中有齿齗宣露、齿牙根摇、齿间出血、齿挺、食床等病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此证牙龈宣肿,龈肉日渐腐颓,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