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糖化血红蛋白高的危害
补充说明:糖化血红蛋白高的危害
a******W 2021-08-16 16:5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提示存在糖尿病发展、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1.糖尿病发展
高血糖会导致血红蛋白和葡萄糖非酶促反应形成不可逆的化合物,即糖基化的产物。持续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会增加胰岛细胞负担,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胰岛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2.心血管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等,从而影响血液循环,易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
3.微血管病变
糖化血红蛋白过高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炎症因子激活,促进内皮细胞增生和迁移,进而导致微血管壁增厚和硬化。这可能会引起肾病、眼底病变等问题。肾病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眼底病变则可能导致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情况发生。
4.神经病变
高血糖状态下的代谢异常会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合成和释放,加速神经递质降解,干扰神经信号传导,造成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可能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烧灼感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运动障碍、感觉减退甚至肢体瘫痪。
5.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状态下,房水中葡萄糖浓度上升,渗透压改变,导致水分从视网膜外屏障进入视网膜组织中,引起视网膜水肿和渗出。该疾病通常进展缓慢,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晚期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等症状。
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是管理上述风险的关键措施。建议减少糖分摄入,合理饮食,保持适量运动,以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024-03-22 18:2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常见症状有多饮、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引起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血糖显著升高可以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久病还可引起血管与神经病变,从而造成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多脏器组织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寿命减短,应积极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