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什么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的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时间超过2周或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由于未结合胆红素排泄障碍、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胆红素异常以及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所导致的。这些因素使得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引起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黄染现象。典型表现为皮肤、巩膜及其他眼白部分发黄,可能伴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嗜睡等症状。
可以通过血清胆红素检测、超声波检查、CT扫描等方式来评估新生儿是否存在病理性黄疸。此外还可做溶血试验、尿液分析等辅助诊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通常包括光疗和药物治疗,如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等。严重情况下可采用换血疗法。
家长要密切监测孩子的黄疸发展情况,避免过度喂养以减少肝脏负担,确保充足休息并保持适宜环境温度。

2023-12-28 05: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