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怎么治?
补充说明: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怎么治?
a******W 2021-08-17 16:03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血管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可以通过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经皮穿刺椎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穿刺椎动脉支架植入术、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
1.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
颅外-颅内血管搭桥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建立一条新的血液通路,连接颅外大脑中动脉和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此手术旨在恢复颅内缺血区域的血流供应,减轻椎-基底动脉盗血引起的症状。通过建立一条独立的血液通道,可减少对受损血管系统的依赖,从而缓解症状。
2.经皮穿刺椎动脉腔内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动脉腔内成形术是在X线监视下使用特制球囊扩张狭窄或阻塞的椎动脉,恢复正常血流。该方法适用于治疗椎动脉狭窄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通过扩张狭窄部位改善血液流通,减少盗血现象。
3.经皮穿刺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经皮穿刺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是利用导管将金属网状支架送至狭窄或堵塞处,支撑并扩大椎动脉口径。该措施针对椎动脉机械性梗阻引起的功能紊乱。支架能够稳定地置于病变位置,长期提供畅通的血流通道。
4.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切除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移除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该措施针对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由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血流受阻。移除斑块后,局部血流阻力降低,有助于恢复正常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5.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种开放手术,在全麻下切开颈部一侧的颈总动脉,去除内部的黄色斑块组织,然后缝合血管壁。该手术目标是纠正由于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血流不畅,间接影响椎-基底动脉供血。术后患者需服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如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1-28 10:0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3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
多发人群:青少年时期发生,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典型症状: 头晕 头痛 胸痛 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 心音异常
临床检查: 头晕 头痛 胸痛 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 心音异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天麻素注射液
镇静、安眠、镇痛。用于神衰、神衰综合征及血管性头痛,脑外伤性综合征: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枕大神经痛、眩晕、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元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辅助治疗癫痫等。
西洛他唑片
适用于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所致的慢性动脉闭塞症。本品能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并可用作上述疾病外科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移植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以缓解症状。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1)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后等。(2)耳鸣,脑晕。(3)偏头痛预防。(4)癫痫辅助治疗。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