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的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神经性尿频的治疗可以考虑行为疗法、心理治疗、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普瑞巴林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通常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识别并改变导致尿频的行为模式。此方法旨在通过环境调整、情绪调节及家庭合作来减少因紧张或压力引起的排尿次数。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或支持小组会议,在专家指导下开展。这类治疗方法有助于个体解决潜在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或压力源,从而改善对膀胱控制的感觉。
3.抗胆碱能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按医嘱规定剂量服用。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的作用而减少膀胱肌肉活动频率,缓解频繁排尿现象。
4.阿托品
阿托品可口服或注射给药,具体用法遵照医师处方执行。本品具有阻断M受体作用,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延长储尿期;适用于治疗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状态所致的尿频、尿急等症状。
5.普瑞巴林
普瑞巴林口服制剂为主,起始剂量低,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并定期评估效果和副作用。此药品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减轻由神经损伤引起的不适感觉,因此对于某些类型的神经性尿频有效。
除了上述推荐的治疗方法外,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利尿剂含量高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因和酒精,以减少膀胱刺激。适当的盆底肌肉锻炼也有助于增强控尿能力,但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2024-02-05 08: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 症状起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适用药品

缩泉胶囊

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老年人肾阳虚引起的尿急、尿频、遗尿;小儿遗尿、神经性尿频、压力性尿失禁、慢性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盐酸奥昔布宁片

本品为解痉药,用于无抑制性和返流性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与排尿有关的症状缓解,如尿急尿频尿失禁、夜尿和遗尿等。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