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原因
补充说明: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原因
a******W 2021-08-18 14: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门脉高压症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再出血风险较高,应密切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
1.肝硬化
肝硬化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了血液回流至心脏的正常途径,从而引起门脉高压。这使得门静脉系统内的压力增高,进而增加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对于肝硬化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再出血事件的发生。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由于门脉高压引起的血管壁变薄和扩张所致,当食用粗糙食物时,易损伤曲张静脉而引起出血。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来降低胃酸水平,减少出血风险,例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3.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进而使血小板数量减少,脾脏也参与免疫应答,可产生多种抗体和补体成分,这些物质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进一步加重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脆性增强。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脾脏的方式来改善症状,如巨脾切除术、脾动脉栓塞术等。
4.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可能由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引起,也可能因为脾脏过度破坏血小板所致。如果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对于存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以通过遵医嘱输注血小板悬液的方式补充血小板计数,以提高止血能力。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凝血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出现异常,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门脉高压症术后,由于脾脏肿大压迫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缺乏,此时容易诱发感染,进一步加重凝血功能障碍。针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维生素K注射液、注射用血凝酶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体重以及腹部超声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进食过硬的食物,有助于减少门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风险。
2024-03-13 19:0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等。呼吸系统疾病:肺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气肿、肺纤维化、慢性呼吸衰竭、小儿肺炎等。其它:眩晕症、慢生肾功衰竭、流行性出血热、慢性活动性肝炎、颈椎病、突发性耳聋、紫癜性肾炎。
西咪替丁片
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也用于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囊样纤维变、返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
利鲁唑片
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治疗,可延长存活期和/或推迟气管切开的时间。
注射用特利加压素
1.胃肠道出血,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其它胃肠道出血。2.泌尿生殖系统出血,如功能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生产或流产等引起的出血。3.术后出血的治疗,特别是腹腔和盆腔区域的出血。4.妇科手术的局部使用,如在子宫颈的手术。5.肝肾综合征,如(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等)合并肝肾综合征,也用于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或预防等。6.顽固性(对儿茶酚胺抵抗性)休克,如败血症性休克等对扩容或和或儿茶酚胺等常规治疗无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