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精神科> 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儿童遗尿症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心理因素、膀胱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因素
遗尿症可能通过家族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若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存在遗尿的情况,则孩子发生遗尿的概率较高。如果遗尿症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可以考虑使用遗尿报警器进行治疗。遗尿报警器是一种贴在床单下的电子设备,当夜间尿液浸湿床单时会发出警报提醒患儿起床排尿。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这些因素会导致大脑皮层对膀胱控制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引起遗尿。行为疗法是治疗心理因素所致遗尿的有效方法之一。此法旨在帮助患儿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和睡前去厕所的习惯,以减少遗尿的发生频率。
3.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障碍是指膀胱肌肉无法正常收缩或储存尿液,可能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来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的症状,进而改善遗尿现象。
4.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膀胱控制中枢不能及时感知并控制排尿反射。药物治疗方面可选用氯硝西泮片、奥氮平片等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但需遵医嘱服用。
5.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在调节体内水分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分泌异常可能导致尿量增多而出现遗尿。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调整饮水时间和饮水量,以减少夜间的尿液产生。例如限制晚上8点后喝水量小于500ml。
针对儿童遗尿症,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液体,特别是在晚上。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残余尿量测定等相关评估,以进一步确定病因并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2024-03-27 05: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由于尿道口受刺激、脊椎疾病、糖尿病等引起的晚上睡眠 时排尿不属于遗尿症。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在性别比例中,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