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瘫上肢如何康复
补充说明:脑瘫上肢如何康复
a******W 2021-08-19 14:34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康复可以采用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功能性电刺激、作业疗法、针灸治疗等方法来进行。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渐进性的身体活动来改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灵活性,通常由物理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此方法有助于提高肢体功能,减轻因脑瘫引起的肌张力异常和运动障碍。针对上肢可采用针对性练习如抓握球体以增强手部肌肉。
2.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涉及各种感官输入活动,旨在促进大脑处理来自外界信息的能力,一般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此法有助于改善脑瘫患者的注意力缺陷及过度敏感于触觉刺激等问题。对于上肢功能受限者,选择适合的项目如沙画可提升精细动作控制。
3.功能性电刺激
功能性电刺激是利用微弱电流刺激神经和肌肉的方法,在特定时间段内进行;需要在专业人士监督下执行。该技术能够模拟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神经传导路径,对受损区域产生有益影响。对于存在痉挛性上肢麻痹的脑瘫患者效果显著。
4.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侧重于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包括进食、穿衣、个人卫生等活动,通常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此方法有助于恢复患者独立完成日常任务的能力,并可减少由于不熟练导致的压力和挫败感。对于脑瘫所致上肢功能受限者尤为重要。
5.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在人体穴位处刺入特制的针灸针,运用艾灸或电针仪激发经络的生理反应,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至60分钟。该传统中医技术被认为可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等症状。对于某些类型的脑瘫可能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除上述措施外,建议定期评估并调整康复计划,以适应患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支持和充足的休息也是促进脑瘫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1-12 15:1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也称婴儿脑性瘫痪(infantile cerebral palsy),是先天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我国脑性瘫痪专题座谈会(1988)提出脑性瘫痪的定义是: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期非进行性脑损害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其他原因导致的短暂性运动障碍、脑进行性疾病及脊髓病变等,不属本病的范围。
二维三七桂利嗪胶囊
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
乌苯美司胶囊
本品可增强免疫功能,用于抗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老年性免疫功能缺陷等。 可配合化疗、放疗及联合应用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及造血干 细胞移植后,以及其它实体瘤患者。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
1.重症抑郁症(MDD)的治疗:重症抑郁症主要表现显著或持久的情绪低落或燥动情绪(至少持续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减少、体重或食欲明显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感、思维迟缓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2.广泛性焦虑(GAD):表现为过度的焦虑和烦恼,至少持续6个月。主要有以下症状:烦燥不安、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和睡眠障碍。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脑损伤小儿脑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周围神经炎帕金森氏病糖尿病颅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