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补充说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21-07-20 18: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2)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各种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血液科常见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热查因,血常规异常,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提问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避免接触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接种疫苗、定期进行体检等。
1.避免接触传染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时需要佩戴口罩,并且要注意勤洗手,以免感染病毒。
2.注意个人卫生:在平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同时还需要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位,能够预防细菌滋生,从而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熬夜,同时还需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利于增强体质。
4.接种疫苗: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及时到正规医院接种灭活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5.定期进行体检:如果患者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比如高热、寒战等,需要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5 03:20
举报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是指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和血小板耗竭性疾病。该病的骨髓是受感染的骨髓图像,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这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骨髓图像。这种病是良性疾病,除了抗炎、抗病毒和解热治疗外,还经常给予短期大量血小板激素升高治疗。经过积极治疗,该病可在7至14天内达到治愈水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疾病
2021-08-19 14:5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推荐医生更多
健康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