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什么是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
补充说明:什么是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
a******W 2021-08-22 00: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为一种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导致的双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通常伴有明显的屈光不正。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准确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原发性非调节性内斜视是由于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如肌肉附着点异常、神经支配失调等,导致双眼无法同步聚焦于同一物体上。这些因素使得一只眼睛向内偏斜,从而引起斜视。患者可能表现为单眼复视、弱视、头痛以及阅读困难等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代偿头位,即为避免斜视而偏向一侧头部的习惯姿势。
眼科医生可能会安排眼部运动测试、视力评估和屈光度测量来评估斜视情况。散瞳验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屈光不正,而斜视角测量则可量化内斜视的程度。治疗策略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能包括眼镜矫正、斜视手术或视觉疗法。例如,佩戴正确的屈光镜片可以帮助改善视力,而斜视手术则通过调整眼外肌的位置来纠正眼球位置。
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注意儿童的坐姿和阅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保护视力健康。
2024-02-08 12:20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先天性内斜视(congenitalesotropia)一般在生后或生后数日内发生内斜,因患儿父母很少在新生儿时期就诊,故临床上很少见到先天性内斜视,多见的是生后早期发现有斜视。因为患儿父母对婴儿一岁以内的双眼眼位情况,常常不能作出准确客观的判断,有可能把双眼视轴平等的不稳定性,误认为是先天性内斜。此外在婴儿时期,由于鼻部尚未发育完善,多有内眦赘皮及假性斜视,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后天性调节性斜视,也可以在这个时候发生,以上这些,都可引起诊断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