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喘息性气管炎如何根治
补充说明:小儿喘息性气管炎如何根治
a******W 2021-08-23 17:5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小儿喘息性气管炎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吸入、脱敏疗法、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措施进行根治。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少吸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肺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对缓解喘息性气管炎的症状有益。
2.支气管扩张剂
支气管扩张剂通过口服或雾化吸入给药,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可迅速缓解急性发作时的呼吸困难。这类药物能有效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气道阻塞;长期使用可能增强肺部抵抗力。
3.糖皮质激素吸入
糖皮质激素吸入是将类固醇喷入肺部来减少发炎的一种方法,例如布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快速抑制气道的过敏反应和水肿,从而控制喘息性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4.脱敏疗法
脱敏疗法通常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暴露于致敏原,并逐渐增加剂量,以减少对其的敏感度。此法旨在通过反复接触渐进增多量的过敏源来建立耐受;对于某些由特定物质引起的小儿喘息性气管炎有较好效果。
5.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胸腺肽肠溶片、脾氨肽口服溶液等,按医嘱服用。此类药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除了上述推荐的治疗方法外,患儿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也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2024-02-07 18:0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古代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 喘病是一种常见病证,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中医对喘病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前题下,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症状起因:喘病的病因很复杂,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均可成为喘病的病因,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便成为喘病。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肺气不得宣降,因而上逆作喘。2.饮食不当恣食生冷、肥甘,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急慢性疾患影响于肺,致肺气受阻,气津失布,津凝痰生,痰浊内蕴,上阻肺气,肃降失常,发为喘促。3.情志失调捎怀不遂,忧思气结,肝失调达,气失疏泄,肺气痹阻,或郁怒伤肝,肝气上逆于肺,肺气不得肃降,升多降少,气逆而喘。4.劳欲久病肺系久病,咳伤肺气,或久病脾气虚弱,肺失充养,肺之气阴不足,以致气失所主而喘促。若久病迁延,由肺及肾,或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肺之气阴亏耗,不能下荫于肾,肾之真元伤损,根本不固,则气失摄纳,上出于肺,出多人少,逆气上奔为喘。若肾阳衰弱,肾不主水,水邪上犯,干肺凌心,肺气上逆,心阳不振,亦可致喘,此属虚中夹实之候。喘病的病位,主脏在肺和肾,与肝、脾、心有关。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若外邪袭肺,或它脏病气上犯,皆可使肺气壅塞,肺失宣降,呼吸不利而致喘促,或使肺气虚衰,气失所主而喘促。肾为气之根,与肺同司气之出纳,故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阴阳不相接续,亦可气逆于肺面为喘。若脾虚痰浊饮邪上扰,或肝气逆乘亦能致喘,则为肝脾之病影响于肺。心气喘满,则发生于喘脱之时。喘病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肺壅邪气而宣降不利;虚喘当责之肺、肾两脏,因精气不足,气阴亏耗而致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故喘病的基本病机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在肺为实,在肾为虚”。病情错杂者,每可下虚上实,虚实夹杂并见。但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虚实之间有所侧重,或互相转化。若肺病及脾,子盗母气,则脾气亦虚,脾虚失运,聚湿生痰,上渍于肺,肺气壅塞,气津失布,血行不利,可形成痰浊血瘀,此时病机以邪实为主,或邪实正虚互见。若迁延不愈,累及于肾,其病机则呈现肾失摄纳,痰瘀伏肺之肾虚肺实之候。若阳气虚衰,水无所主,水邪泛溢,又可上凌心肺,病机则为因虚致实,虚实互见。因心脉上通于肺,肺气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宗气贯心肺,肾脉上络于心,心肾相互既济,又心阳根于命门之火,心脏阳气的盛衰,与先天肾气及后天呼吸之气皆有密切关系。故本病的严重阶段,肺肾虚极,孤阳欲脱,必致心气、心阳亦惫,心不主血脉,血行不畅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则出现喘汗致脱,亡阳、亡阴,则病情危笃。
就诊科室: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