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神经外科> 颅骨> 颅骨外伤如何治疗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颅骨外伤可通过颅内压增高时行去颅减压术、颅骨修补术、脑室引流术、脑脊液置换术、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颅内状况并接受适当治疗。
1.颅内压增高时行去颅减压术
当患者出现急性颅内高压时,应立即行去颅减压术,在麻醉下切开头皮,磨除部分顶骨,迅速降低颅腔容积,缓解压力。此手术旨在快速减轻颅内压力,防止脑疝形成,挽救生命。对于因外伤导致的颅骨骨折、移位引起脑组织受压者有较好的效果。
2.颅骨修补术
颅骨修补术通常采用自体材料如人工硬脑膜或生物相容性好的合成材料如聚醚醚酮PEEK板,通过开颅手术将缺损处填充修复。该措施旨在恢复颅腔完整性及稳定性,减少由于颅骨缺损引起的并发症风险。对于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凹陷性骨折所致的颅骨缺损具有显著作用。
3.脑室引流术
脑室引流术是在影像学引导下插入一根软管至脑室系统中,利用负压持续引流出脑室内液体。该措施有助于缓解脑室扩大引起的头痛、呕吐等症状;适用于外伤后导致的脑挫裂伤、脑水肿等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4.脑脊液置换术
脑脊液置换术是通过穿刺椎管获取一定量的脑脊液并替换为无菌生理盐水或其他替代液体的过程。该措施用于缓解由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颅内高压状态;对因车祸撞击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治疗效果。
5.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包括维生素B族、神经生长因子等,可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给予患者使用。这些药物能够促进受损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改善由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对于车祸撞击造成大脑功能受损的病人有益。
在处理颅骨外伤时,应遵循及时诊断与治疗的原则,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颅内血肿或感染。建议定期复查头部CT扫描,监测病情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2023-12-26 13:1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颅内压增高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 可能疾病: 猪带绦虫病 硬脊膜脓肿 硬脑膜脓肿 肺炎球菌脑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王智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倪少滨 主任医师

提问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徐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