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怎么会是母乳性黄疸?
补充说明:怎么会是母乳性黄疸?
a******W 2021-08-24 15:5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喂养时,婴儿体内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机制导致未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有关。该酶可以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使胆红素易于通过新生儿的肠黏膜被重吸收并回到血液中,从而引起胆红素水平上升。母乳性黄疸通常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皮肤和眼白部分发黄,可能伴有轻微不适,如食欲减退或睡眠不安。
诊断母乳性黄疸通常需要进行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肝功能测试等实验室检查,以评估胆红素水平是否异常增高。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除非胆红素水平过高,此时可遵医嘱使用光疗进行治疗。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母亲应继续哺乳,同时确保婴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排出。
2024-02-29 00: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但为了顺利推广母乳喂养也应引起重视。
多发人群:婴幼儿
典型症状: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临床检查: 溶血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病理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 —— 5000元)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
本品与放疗联合适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表达的Ⅲ/Ⅳ期鼻咽癌。使用本品前,患者应先确认其肿瘤细胞EGFR表达水平,EGFR中、高表达的患者推荐使用本品。检验操作应由熟练掌握EGFR检测试剂盒检测技术的实验室完成。检验中的某些失误,如使用较差的组织样本、未能严格遵从操作规程、使用不当的对照等均可能导致不可靠的结果。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
那特真那他霉素滴眼液
5%的那他霉素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微生物引起的真菌性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包括腐皮镰刀菌角膜炎。如同其他类型的溃疡性角膜炎那样,应根据临床诊断、涂片和角膜乔片培状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来确定真菌性角膜炎开始及持续治疗的时间。如有可能,应当在体外确定那他霉素抗有关的真菌的活性。单独使用那他霉素治疗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性尚未确定。
醋酸地塞米松乳膏
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慢性湿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