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积滞> 小儿饮食积滞怎么推拿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小儿饮食积滞可以通过中脘穴、天枢穴、大横穴、四缝穴、内八卦等穴位进行推拿缓解,但食物并无治疗作用。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能够缓解饮食积滞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按揉中脘穴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小儿饮食积滞。
2.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3寸处,是大肠经的穴位,刺激该穴能调理肠胃,对于小儿饮食积滞有治疗作用。按摩天枢穴可以促进肠道气体排出,缓解腹胀等不适症状。适用于痰湿体质或脾胃运化失常导致的小儿饮食积滞。
3.大横穴
大横穴位于腹中部,距离耻骨联合上缘4横指的位置,此处腧穴属足太阴脾经,因此通过针灸或者艾灸的方式对大横穴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小儿饮食积滞的情况。因为本品属于脾经穴位,所以通过对本穴位的刺激,能够起到一定的健脾利水的作用,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4.四缝穴
四缝穴位于手指掌面第2~5指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从中医角度讲,其为手经交会穴,能够通调大肠,使大便通畅,进而缓解小儿饮食积滞的症状。本穴主治疳疾,故而刺之可治小儿饮食积滞。此外还可用于治疗腹痛、泄泻、便秘等病症。
5.内八卦
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各点连线为半径所作的八个点位即为此穴,该穴位具有理气、宽胸、宁心安神的功效,小儿饮食积滞患者适当使用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内八卦主要治疗小儿百病,如呕吐、腹泻、咳嗽、发热、厌食、夜啼等,也可用于缓解小儿饮食积滞的现象。
饮食积滞者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及摄入过于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同时建议患儿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有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

2023-12-27 09: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积滞

乳食不化症又称小儿积滞,属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因乳食内积,脾胃受损所致,以小儿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肠胃疾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