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嗜睡、食欲减退、呕吐、粪便颜色白陶土样,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皮肤和巩膜黄染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导致其被肠道重吸收回血流,当超过肝脏摄取和结合能力时,在体内蓄积使皮肤和黏膜出现黄色染色。主要表现在皮肤和黏膜上,包括面部、躯干和四肢。
2.嗜睡
由于胆红素水平升高刺激神经系统,影响睡眠-觉醒周期,导致新生儿出现嗜睡现象。这种表现可能从出生后不久开始,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
3.食欲减退
高胆红素水平可能会抑制小肠粘膜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干扰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表现为食欲下降。新生儿可能出现暂时性厌食,严重程度取决于胆红素升高的速度和程度。
4.呕吐
高胆红素状态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间接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引发呕吐反应。呕吐通常发生在喂养后,可能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个重要信号。
5.粪便颜色白陶土样
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无法排出体外,此时没有足够的胆盐来乳化脂肪,因此会导致脂肪泻。未结合胆红素随同其他未结合胆盐经肠道排出,形成白陶土样大便。新生儿的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质地坚硬,有时伴有恶臭。
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进行血清胆红素浓度测定以评估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同时还要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2024-02-02 02: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巩膜黄染

多见于胆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变黄,早期或轻微时见于巩膜,较明显时才见于皮肤。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当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1~34.2umol/L(1~2mg/d1)时,而肉眼看不出黄疸者称隐性黄疸。如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34.2umol/L(2mg/d1)时则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