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血管外科> 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危害?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肢体肿胀与疼痛、皮肤色素沉着以及肢体功能障碍。
1.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血栓从深静脉壁上脱离并被携带至肺动脉,引起急性肺栓塞。可能导致急性呼吸困难、胸痛、咳痰带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死。
2.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
长期存在深静脉血栓会导致深静脉狭窄或阻塞,影响血液回流,进而引发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典型表现为下肢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皮肤瘙痒和溃疡等,可持续数月至数年。
3.肢体肿胀与疼痛
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患侧肢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当血栓堵塞程度较重时,就会出现持续性的肢体肿胀。患者可能会感到患侧肢体沉重、酸胀不适,甚至出现静息状态下也难以缓解的持续性疼痛。
4.皮肤色素沉着
长时间的炎症刺激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破裂,从而引发皮肤色素沉着的现象发生。主要表现为褐色斑点或斑块,常见于小腿内侧或踝部,对称分布。
5.肢体功能障碍
若血栓较大或者发生在重要的深静脉中,会造成远端肢体供血不足,进一步发展为缺血性坏死,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跛行、肌肉萎缩、神经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截肢。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需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下肢,穿着医用弹力袜,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术后卧床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以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2024-03-04 21:0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另一些患者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