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打嗝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新生儿打嗝怎么治疗
a******W 2021-08-29 22:0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打嗝可以采取轻拍背部排气、调整喂养姿势、轻柔按摩、热敷、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打嗝持续不缓解或者频繁发生,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轻拍背部排气
轻拍背部排气通常是在宝宝打嗝时让家长用手呈半环状围住孩子上腹下胸部位,然后轻柔地上下左右轻叩。通过此方法可以使膈肌受到震动刺激而收缩运动,促进气体排出,减轻打嗝的症状。
2.调整喂养姿势
调整喂奶姿势一般是指改变患儿喝奶时所处的状态,如由平卧位改为斜坡卧位、头稍低脚稍高的位置,或者将头部垫高约30度角,从而缓解不适感。这样做能够减少吞咽空气的机会,进而降低发生打嗝的概率。
3.轻柔按摩
轻柔按摩是用手指肚从上到下温和地摩擦孩子的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此举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从而预防因胃肠道积气过多引起的频繁打嗝现象。
4.热敷
热敷可用温热水浸湿毛巾拧干后放置于婴儿胸口下方,温度控制在40℃以下为宜。热敷能增加局部血液循环速度及血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促进气体排出的作用。
5.针灸
针灸需由专业医生操作,选择穴位有百会穴、天枢穴、足三里穴等。上述穴位可调节气血平衡,促进消化系统正常运作,对于因脾胃虚弱导致的打嗝症状有益。
在处理新生儿打嗝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窒息风险增大的措施,例如强行按压胸部。同时,若打嗝伴随呕吐或其他异常表现,则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
2023-12-31 02:0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一、正常小儿与成人一样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肌肉,称为"膈肌",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与成人不同的是,婴儿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还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婴儿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的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这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 1、护理不当:导致小宝宝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2、哺乳不当:如果小宝宝乳食不节制,或吃了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3、吃得过快或惊哭后吃奶:在这种不恰当的时机哺乳会造成小宝宝哽噎而诱发打嗝。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儿科
食道平散
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狭窄梗阻、食道炎和各种咽喉炎等。主要用于中、晚期食道癌引起的食道不适、吞咽困难、滴水不下、噎嗝、反涎及各种食道疾患,也可用于放疗,化疗的配合治疗及正常人食道和胃肠道的癌变防治。
小儿金翘颗粒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由于风热袭肺所致乳蛾,证见:恶寒发热,咽部红肿疼痛,吞咽时加剧,咽干灼热,喉核红肿;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增生平片
清热解毒、化瘀散结。适用于食管和贲门上皮增生,具有呃逆,进食吞咽不利,口干,口苦,咽痛,便干,舌暗、脉弦滑等热瘀内结表现者。
复方双花片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用于风热外感、风热乳蛾。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而痛或咽喉干燥灼痛,吞咽则加剧,咽及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