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是怎么患上的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被害妄想的出现可能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脑器质性障碍、药物副作用以及文化背景影响等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某些精神疾病的家族聚集性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导致个体更容易发展出被害妄想。针对这类风险因素,家庭成员应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心理咨询,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的问题。
2.社会心理因素
长期处于紧张、压力大的环境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认知偏差和情绪控制困难,表现出被害妄想的症状。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并纠正错误观念,改善社交技能,减少妄想内容。
3.脑器质性障碍
脑器质性障碍如脑炎、脑卒中等可引起神经递质失衡,影响情感调节和自我意识,从而产生被害妄想。对于这类原因引起的被害妄想,需要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例如,脑血管病引起的被害妄想需抗凝治疗;而脑炎则需抗病毒治疗。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干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思维异常和感知扭曲,诱发被害妄想。用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同时监测患者的反应。若发现有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
5.文化背景影响
特定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使个体更容易接受或产生被害妄想的想法。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通过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来促进相互理解和包容。
建议关注睡眠质量,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以考虑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以排除潜在的大脑结构异常或代谢异常的情况。

2024-01-21 11: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被害妄想

病人由于缺乏安全感,导致对外界的极度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幻想。多发于老年人或者某些曾经受过超出自我承受能力范围的打击的人。病人会无中生有地坚信某人(或某群体)对自己、自己的亲人、家庭,进行监视、攻击或迫害。这些迫害活动包括阴谋、盯梢、食物中投毒等。在妄想支配下,病人拒食、逃跑、控告,以致自伤或伤人。这样的病人,精神通常都很紧张。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病等。

  • 症状起因:1.主要障碍为缺乏对其他人的基本信赖,其特点在于使用“否定作用”、“外射作用”来处理其心理困难,而导致系统化之妄想。 2.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且比较自私自利并以自我享乐为目的。 3.通常毛病是无法看轻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也缺乏认识自己动机与态度的能力。 4.有不少妄想的病人,内心可能有一些其他人认为是不可告人之秘密,内疚感和恐惧感非常强,很怕人知道。 5.妄想内容除受个人因素影响,有些病人发病还因为所处于特殊环境或长期紧张状态,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 可能疾病: 偏执性精神障碍 妄想症 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 就诊科室:心理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心理咨询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廖芙蓉 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