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热痱> 治热痱子的偏方

精选回答(1)

张建波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激光美容。

提问

治热痱子的偏方有绿豆外敷、金银花水浴、马齿苋捣敷、滑石粉撒敷、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擦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绿豆外敷
将适量绿豆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匀,取适量涂抹于患处。此方法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从而缓解因热邪侵袭引起的痱子。
2.金银花水浴
患者可用金银花泡水,待温度适宜时进行洗澡。金银花属于中药材,具有疏风散热、清除体内湿气的功效,对痱子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马齿苋捣敷
首先将新鲜的马齿苋洗净,然后捣烂取汁液,过滤后取汁液进行外敷。马齿苋性寒,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热痱子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滑石粉撒敷
取适量滑石粉均匀地撒在痱子上,每日数次。滑石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能吸收皮肤表面多余的水分,从而改善痱子的症状。
5.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擦
打开瓶盖,用棉签蘸取少量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炉甘石洗剂为复方制剂,其中含有炉甘石和氧化锌,这两种成分均具有收敛和保护作用,有助于减轻瘙痒感及促进伤口愈合。
在使用任何偏方前,应确保不存在对其过敏反应。同时,若痱子伴有感染迹象如红肿、脓点,则不宜采用上述偏方,以免加重炎症。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2024-02-17 05: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痱子 (热痱红色粟粒疹,热痱)

痱子又称“热痱”、“红色粟粒疹”,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入周围组织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小丘疹、小水泡。好发于夏季,多见于排汗调节功能较差的儿童和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瘙痒而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

推荐医生更多

刘训荃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储文玲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陈永芳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邢广梅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明军 主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

张勇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华肤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