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心理科> 作梦> 老是做梦> 老是做梦怎么办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老是做梦可以尝试运动疗法、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中药调理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通过规律的身体活动来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因为运动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从而减少梦境干扰睡眠的情况发生。
2.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包括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每日安排固定时间进行练习。此方法旨在帮助个体识别并控制身体上的紧张感,降低入睡时的生理压力水平;经常做梦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而系统化地学习如何放松身心可有效减轻这种负担。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通常由专业心理医生引导,在特定周期内完成一系列面对面咨询会话。CBT着眼于改变个体对梦的认知评价以及应对方式,有助于纠正因错误观念导致的过度关注和恐惧;频繁进入梦境可能源于对某些情节或主题的持续担忧,接受CBT干预可以帮助个体调整思维模式,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成分。
4.中药调理
针对频繁做梦的症状,中医师可能会开具具有安神作用的方剂,如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这些草药能够平抑内心的躁动不安,调节内分泌平衡,进而提高睡眠质量;从五行学说的角度看,频繁梦境多与心火过旺有关,使用上述方剂能有效地安抚心脏之阳气,使之回归宁静状态。
频繁做梦可能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如果以上措施无效,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睡眠专家的帮助,以便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2024-03-11 04: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焦虑

在统一价值论中,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就会对该事物产生一种焦虑感。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病态的焦虑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大祸临头的恐惧感。表现惶惶不安、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常常伴有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和运动性坐立不安。严重者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常见于焦虑障碍。

  • 症状起因: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1、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3、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 可能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  电脑狂躁症  密码综合症  周末焦虑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  

  • 常见检查: 心理年龄测试  

  • 就诊科室:心理

适用药品

氯胺酮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本产品用于体外定性检测人体尿液中最低检出浓度为1000ng/mL的氯胺酮,用于氯胺酮的初筛检测。 氯胺酮俗称K粉,纯白色细结晶体,在医学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吸食方式为鼻吸或溶于饮料后饮用,K粉成瘾后,在毒品作用下,轻者有做梦感和漂浮感,重者出现幻觉和谵妄或伴有异常行为,大量服用者易产生躯体依赖性而导致滥用,K粉滥用也可对人的行为造成显著的损害,尤其是对于身体活动机能和记忆。氯胺酮的代谢主要产物是去甲基氯胺酮(Non-ketamine)。人体服用氯胺酮经肝脏代谢后,约70%以对应的代谢产物形式随尿液排出,仅有5%以未变的原药排出,该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较快,一般在吸食后2-4小时内可被检出。

深呼吸训练器

暂无数据

百乐眠胶囊

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阴虚火旺型失眠,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盐酸帕罗西汀片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抑郁反应性抑郁。常见的抑郁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等。通常表现为继发于显著或持续的对一个或多个社交情景或表演场合的畏惧,从而导致回避。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本品可防止抑郁、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推荐医生更多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钱惠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樊舒婷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张晨露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胡晨玲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

江长旺 主任医师

提问

杭州城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