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普内科>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及危害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碱性磷酸酶偏低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肾病、长期禁食、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等病因导致的,其可能影响骨骼发育或代谢。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的重要物质,当机体缺乏时会导致骨质矿化不全,进而影响到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可通过日晒、饮食调整或遵医嘱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进行纠正。
2.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代谢率增加,此时肝脏合成和分泌的碱性磷酸酶也会相应增多。但随着甲亢病情控制,这些指标会恢复正常。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进行治疗。
3.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受损,无法正常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可能导致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浓度降低。治疗慢性肾病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对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慢性肾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用胰岛素注射液来控制血糖。
4.长期禁食
长期禁食状态下,身体处于一种节约能量的状态,此时肝脏细胞内脂肪沉积量较多,因此其合成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受到抑制,所以会出现碱性磷酸酶偏低的情况。建议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
5.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体内碱性磷酸酶合成不足,引起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下降。针对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并发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生化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除了针对性的治疗外,建议定期监测碱性磷酸酶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测试或电解质分析。

2024-01-14 21: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症

病名。症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仆,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间苦痛,渐至羸瘦,妨于饮食,此之谓血症。”

适用药品

鲑鱼降钙素喷鼻剂

1.骨质疏松症:(1)早期和晚期的绝经骨质疏松症;(2)老年性骨质疏松症;(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例如:皮质类固醇治疗或缺乏活动。为了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应根据个体的需要适量地摄入钙和维生素D。2.伴有骨质溶解和/或骨质减少的骨痛。3.Paget’s病(变形性骨炎),特别是伴有下列情况的病人:(1)骨痛;(2)神经并发症;(3)骨转换增加,表现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和尿羟脯氨酸排泌增加;(4)骨病变进行性蔓延;(5)不完全或反复骨折。4.由下列情况引起的高血钙症和高钙危象:(1)继发性乳房癌、肺或肾癌、骨

维生素D滴剂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氯化钾缓释片

1治疗低钾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进食不足、呕吐、严重腹泻、应用排钾性利尿药。低钾性家族周期性麻痹、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补充高渗葡萄糖等。2预防低钾血症当患者存在失钾情况,尤其是如果发生低钾血症对患者危害较大时(如使用洋地黄化的患者),需预防性补充钾盐,如进食很少、严重或慢性腹泻,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失钾性肾病、以及Bartter综合症等。3洋地黄中毒引起频发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