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哺乳涨奶怎么办
补充说明:哺乳涨奶怎么办
a******W 2021-09-08 16: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哺乳涨奶可以采取热敷、按摩、中药外敷、吸奶器使用、饮食调整等方法来缓解。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热敷
通过将温热水袋放置于乳房区域5-10分钟来进行。此方法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腺管堵塞引起的胀痛。对于哺乳期女性而言,可有效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2.按摩
采用指腹轻柔地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推压、画圈的方式进行。此举能够刺激乳腺分泌及排空积液,从而减轻涨奶现象。但需注意力度不宜过大以免损伤乳腺组织。
3.中药外敷
选择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材如蒲公英、金银花等煎煮后外敷于乳房处。传统中医认为这些草药能调节体内气血平衡、促进乳汁排出;现代研究也证实它们对改善哺乳期间乳房充盈感有积极影响。
4.吸奶器使用
利用专用设备定时抽取储存过量的母乳。减少乳腺压力以防形成硬块,并且有助于维持正常产奶量;长期积累起来还有助于预防乳腺炎发生。
5.饮食调整
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量并均衡膳食结构。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及乳汁分泌;合理搭配各类食物则能满足营养需求同时支持身体恢复至最佳状态。
此外,建议产妇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如橄榄球式或足球式,以帮助更好地排空乳汁。同时,应避免过度进食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乳汁分泌过多的症状。
2024-03-24 13:3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不少哺乳妈咪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开始变热、变重,出现疼痛,有时甚至像石头一样硬。乳房表面看起来光滑、充盈,连乳晕也变得坚挺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妈咪强忍着胀痛哺乳,宝贝也很难含到妈咪的乳头。这就是“涨奶”。
症状起因:涨奶主要是因为乳房内乳汁及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分所引起的。孕妇从孕末期就开始有初乳, 当胎盘娩出后,泌乳激素增加,刺激产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在产后第3、4天达到最高点。如果妈咪在宝贝出世后未能及早哺喂,或哺喂的间隔时间太长,或乳汁分泌过多,孩子吃不完,均可使乳汁无法被完全移出,乳腺管内乳汁淤积,让乳房变得肿胀且疼痛。此时乳房变硬,乳头不易含接,妈咪会因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进而造成乳汁停流,加重涨奶。
可能疾病: 乳腺纤维腺瘤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产科
蒲公英颗粒
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疗肿、乳腺炎等症。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头孢地尼分散片
对头孢地尼敏感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淋病奈瑟氏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普鲁威登斯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等菌株所引起的下列感染:1.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2.中耳炎、鼻窦炎;3.肾盂肾炎、膀胱炎、淋菌性尿道炎;4.附件炎、宫内感染、前庭大腺炎;5.乳腺炎、肛门周围脓肿、外伤或手术伤口的继发感染;6.毛囊炎、疖、疖肿、痈、传染性脓疱病、丹毒、蜂窝组织炎、淋巴管炎、甲沟炎、皮下脓肿、粉瘤感染、慢性脓皮症;7.眼睑炎、麦粒肿、睑板腺炎。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消癥。用于妇人瘀血阻络所致癥块,经闭,痛经,产后恶露不尽,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块,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症,卵巢囊肿见上述症候者;也可用于女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属瘀血阻络证,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胸胁胀闷;或用于前列腺增生属瘀阻膀胱证,症见小便不爽、尿细如线、或点滴而下、小腹胀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