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怎么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可以通过饮食调整、中药调理、腮腺管扩张术、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饮食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脂、易消化的食物摄入原则,减少脂肪类食物如红肉、乳制品的摄取量。高脂食物可诱发唾液分泌增多,从而加重腮腺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2.中药调理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方剂或中成药进行调理,如龙胆泻肝汤、清开灵口服液等。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体内湿热积聚有关,上述药物有助于清除湿热邪气,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3.腮腺管扩张术
通过手术将受阻塞的腮腺导管切开并扩大,使涎液得以顺利排出。此措施直接针对腮腺导管阻塞的问题,旨在改善涎液引流不畅引起的肿胀现象。对于存在明确导管阻塞原因者效果更佳。
4.抗病毒治疗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规范疗程使用,例如利巴韦林颗粒、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可能由某些病毒感染引起,针对性地抑制或消灭致病病毒,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
5.免疫调节治疗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用适宜的免疫调节剂进行周期性管理,如环磷酰胺片、甲泼尼龙注射液等。针对因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腮腺反复发作提供支持性治疗策略,有利于稳定机体免疫状态。
除以上提及的常规治疗外,建议定期监测腮腺功能及电解质平衡,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同时保持充足休息,避免精神紧张,以免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2024-03-17 21:4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唾液分泌增多

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此两种神经兴奋时,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一般来讲,1岁以内的婴幼儿因口腔容积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对牙龈的刺激,大多都会流口水。小儿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觉从口内流溢出的一种病症。

  • 症状起因:婴幼儿时期流涎的原因很多,有的在出生后2-4个月开始流涎,以后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6个月时更加显著。这是因为初生时唾液腺还没有发育好,到3-4个月以后发育逐渐成熟,唾液分泌也就逐渐增加,到5-6个月出牙时又刺激了局部的神经,使唾液腺分泌更多,而这时小儿尚不习惯于吞咽唾液,再加上口腔又浅,所以唾液不断往外流,这是正常生理现象。 随着年龄渐长,到孩子能吞咽过多的唾液后,这种现象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紧张,也不必治疗。如果3岁以上仍流口水应结合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来综合衡量。如果生长、智力和动作发育都落后,那麽流口水便是智力发育落后的一种表现。口腔咬合不正,口部闭合不良,也易造成口水外溢。否则就不一定有问题。 如果本来唾液不多,短期内突然增多,或已能吞咽过剩唾液,一度已不流涎,而以后又出现流涎,则要观察小儿有无哭吵、发热,再看看口颊粘膜是否充血,有无溃疡或白点。如果出现面部瘫痪,或有其他神经系统变化,造成脸部及口腔肌肉运动失调,影响孩子的吞咽、咀嚼就容易发生流口水。应请医生进一步检查病因,以便进行治疗。 咽喉中的腺样体肥大,或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常须张口呼吸。吞咽口水的动作较少,口水外溢的情形较常发生,便应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治疗。

  • 可能疾病: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加利福尼亚脑炎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委内瑞拉马脑炎 苏格兰脑炎

  • 就诊科室:口腔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