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回肠> 回肠炎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回肠炎可能是由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长期精神紧张、遗传易感性、小肠淋巴引流障碍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细菌感染
由于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弯曲杆菌等侵入回肠黏膜,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这些外来入侵者,导致炎症反应。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例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治疗。
2.食物不耐受
当个体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时,身体会产生IgE抗体来对抗这种物质,进而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引起回肠发炎。患者可尝试去除可能引起症状的食物,如乳制品和麸质,以减少不适。
3.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肠道的血液循环和消化吸收功能,从而诱发回肠炎的发生。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有助于缓解压力,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常用药物有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4.遗传易感性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个体更容易受到环境触发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回肠炎。具有家族史的人群因为携带相关基因,因此患病风险增加。对于存在遗传易感性的个体,预防更为重要,建议定期体检以及注意饮食卫生。
5.小肠淋巴引流障碍
小肠淋巴引流障碍是指小肠内的淋巴液无法正常流动和排出,导致淋巴管扩张和淋巴积聚,此时如果出现炎症则会引起回肠炎。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如小肠部分切除术、小肠吻合术等。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小肠镜检查、血常规、粪便常规和培养等检验项目,以进一步评估病情。

2024-02-06 15: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炎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粘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肠炎极为普 遍,全世界每年发病约30~50亿人次,尤以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为高,特别是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感染性腹泻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病死率约为20%,仅在亚、非、拉地区,每年就要夺去约460万婴幼儿的生命。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