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出现的原因

体位性低血压出现的原因

发病时间:不清楚

体位性低血压出现的原因

补充说明:体位性低血压出现的原因

a******W 2021-09-09 16:13

体位性低血压 利尿 低血压 血管 血压 晕厥 肾上腺素 心脏 肌肉 营养不良 维生素B 血压下降 直立倾斜试验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体位性低血压可能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药物副作用、年龄因素、体质虚弱、利尿剂使用引起,需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低血压的原因并接受适当处理。
1.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器官和血管的功能,当其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血压无法及时调整,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这可能使患者从卧位到站立位时发生晕厥。针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可遵医嘱使用米多君等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等会影响交感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压控制不稳而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对于由药物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药物种类或调整剂量。
3.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组织器官逐渐衰退,包括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肌肉收缩力减弱以及血管壁弹性降低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针对年龄因素造成的体位性低血压,可以通过增加盐分摄入量来提高血容量,改善症状。
4.体质虚弱
体质虚弱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对于体质虚弱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加强营养补充,特别是铁质和维生素B群,以增强身体的耐受性。
5.利尿剂使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水分排出来降低血液容量,进而降低血压。如果过量使用或与其他影响血压的药物合用,可能会加剧血压下降。为减少利尿剂对血压的影响,可以考虑调整用药时间或者与其他不影响血压的药物交替使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特别是在改变姿势前后,以早期发现并处理体位性低血压。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2024-01-13 15:3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低血压 (血压过低)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正常血压的变异范围很大,随年龄、体质。 环境因素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由于高血压在 临床上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而备受重视,高血压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明确规定,但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肢动脉血压低于 12/8 kPa(90/60 mmHg)即为低血压。 绝大多数低血压患者(尤其与体质或遗传有关的长期慢性低血压)在临床上并无任何不适,或仅有头晕、困倦、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血压急剧下降者)出现以脑供血不足为主 的临床症状,如头晕、眼黑、肢软,甚至可以出现晕厥或休克。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