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胃肠外科> 胃石形成> 胃石形成的原因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胃石的形成可能与饮食不当、长期服用铁剂、长期使用碳酸钙、长期酗酒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因有关。由于胃石可能导致消化道梗阻,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饮食不当
如果患者经常食用柿子、山楂等鞣酸含量较高的食物,会导致其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团块,进而引起胃结石。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此类食物摄入量,以降低胃结石风险。
2.长期服用铁剂
铁剂进入胃部后,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而氢氧化亚铁又会和胃内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难以消化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最终形成胃结石。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铁剂者,应定期监测血象以及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改善情况,同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
3.长期使用碳酸钙
碳酸钙本身是一种碱性物质,在胃内与胃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导致胃内压力增加,从而促进胃黏膜损伤和炎症的发生;此外,过多的碳酸钙还会在胃肠道内形成固体沉积物,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若发现存在长期使用碳酸钙引起的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意见调整治疗方案。
4.长期酗酒
酒精能够刺激胃黏膜分泌更多的胃酸,而胃酸过多则容易使某些食物中的成分凝结成块,进而形成胃结石。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胃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对于已经出现胃结石的患者,除了戒酒外还需注意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
5.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数量减少,黏膜腺体也相应减少甚至消失,此时胃酸浓度增高,易形成胃结石。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口服质子泵抑制剂来减少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肠溶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手术治疗则是通过切除病变部位进行治疗,例如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一旦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胃镜检查、超声波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胃石症。

2024-02-28 02: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胃石 (肠胃结石,胃石症)

摄入某种植物成分或吞入毛发或某些矿物质如碳酸钙、钡剂、铋剂等在胃内凝结而形成的异物,称为胃石症(gastric bezoar)。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