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利血平> 利血平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利血平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发病时间:不清楚

利血平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补充说明:利血平作用机制及副作用

2021-09-09 16:13

利血平 嗜睡 心动过缓 肾上腺素 血压 口干 恶心 精神 抑郁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魏晓冬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力衰竭

提问

利血平具有降血压和镇静的作用,可能会有嗜睡、鼻黏膜充血、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利血平主要影响交感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耗尽去甲肾上腺素的储存。阻碍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从而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镇静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降压和镇静,不良反应为口干、心动过缓、恶心和精神抑郁等。

2022-04-14 18:03

举报

医生回答(1)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利血平是临床上比较常利用的医治高体循环的动脉血压的降体循环的动脉血压药品,利血平的副效果有性别减慢、瞳孔减少、鼻粘膜血管扩大,出现鼻塞副反映。提议病患尽大概防止应用中枢降血压药品,例如利血平药物,能够采用其他的降压药物,例如络活喜,缬沙坦等。提议病患尽大概防止应用中枢降压药物,例如利血平药物,可以采用其他的降压药物,例如络活喜,缬沙坦等。还会够出现稀便和胃肠副大剂量可出现红脸、心律变态、心绞痛样综合征,心动过缓,大剂量可引发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病症。建议患者尽量避免应用中枢降压药物,例如利血平药物,可以选用其他的降压药物,比如络活喜,缬沙坦等。

2021-09-09 18: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嗜睡

嗜睡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嗜睡是一种过度的白天睡眠或睡眠发作。这些睡眠阶段会经常发生,且易发生的时间不合适宜,例如当说话、吃饭或驾车时。尽管睡眠可以发生的任何时间,但最常发生的是在不活动或单调、重复性活动阶段。

  • 症状起因:一、环境因素。如果生活比较孤独、单调,环境比较寂寞,再加由于体力欠佳,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骨关节病等,往往不爱活动,容易出现嗜睡。 二、身体因素。体力衰弱,特别是身患一些全身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肺部感染等,早期症状往往是精神萎靡和嗜睡。如老年性肺炎,有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倦怠嗜睡,而其他症状如发烧、白细胞增多等,反而不甚明显。 三、药物因素。主要指安眠药的副作用,因为有的安眠药作用时间比较长,另外若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低白蛋白血症,容易出现安眠药的后作用,后作用表现为第二天起床后精神不佳,倦乏嗜睡。 四、脑部因素。当出现嗜睡状态,首先应该考虑是否有脑部病变。脑部的炎症、脑瘤、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出现嗜睡状态。若怀疑是脑部疾病引起的嗜睡时,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早诊断

  • 可能疾病: 性交晕厥 慢性乙肝 慢性疲劳综合症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