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制霉菌素片> 口服制霉菌素片的危害

医生回答(1)

袁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口服制霉菌素片可能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念珠菌耐药性增加、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以及肝功能损害。
1.胃肠道菌群失调
制霉菌素片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可抑制或杀死多种真菌,包括酵母菌和丝状真菌。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有益菌减少,有害菌过度生长。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2.念珠菌耐药性增加
长期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念珠菌产生耐药性,使其对制霉菌素片失去敏感性。进一步恶化感染情况,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难度及成本。
3.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制霉菌素片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红霉素、氯霉素等,影响彼此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过敏反应。
4.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该药物会干扰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进而引发缺乏症候群。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等问题,需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12制剂以改善病情。
5.肝功能损害
制霉菌素片通过肝脏代谢,长时间服用会对肝脏造成负担,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症状,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并调整治疗方案。
在使用制霉菌素片期间,应密切关注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注意观察口腔卫生,避免因用药不当引起其他并发症。

2024-03-09 09: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粪便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

通常情况下微生物、宿主和外界环境三者保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关系。如三者出现生态失调,称为菌群失调。  正常人肠道中的菌群,主要为厌氧菌,少数为需氧菌,前者约为后者的 100倍。存在于肠道的正常菌群为类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尚有少数过路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副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维持平衡,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如瘦弱婴幼儿,年老体弱和患急、慢性疾病者,以及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和放射治疗者,尤其是应用广谱抗生素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