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
补充说明: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状
a******W 2021-09-09 16: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包括贫血、乏力、感染、出血、发热等。由于该疾病可能危及生命,建议立即寻求血液科医生的帮助。
1.贫血
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严重抑制,无法正常产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导致贫血。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氧,从而引发乏力等症状。
2.乏力
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不能够正常的生产白细胞以及红细胞,因此会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是由于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感到疲乏无力。
3.感染
重度再障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主要是因为缺乏成熟的粒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感染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通常以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最为常见。
4.出血
由于重度再障时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凝血功能受损,导致止血功能异常,出现自发性出血倾向。出血可能出现在任何部位,但常表现为皮肤瘀斑、口腔黏膜出血等。
5.发热
当患者患有重度再障时,由于机体免疫力较低,容易诱发感染,此时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发热的情况。发热通常伴有寒战,且可能反复出现,有时伴随头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针对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术、环磷酸鸟苷检测等检查项目。治疗措施包括免疫抑制治疗如抗胸腺球蛋白、环孢素等,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应避免接触化学毒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2024-03-18 18:48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