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尿路真菌感染治疗
补充说明:尿路真菌感染治疗
a******W 2021-09-09 16: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尿路真菌感染的治疗可以考虑抗真菌药物治疗、中药外敷、膀胱冲洗、免疫调节治疗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抗真菌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耐受性确定疗程。这类药物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或影响其代谢过程来杀死或抑制真菌生长。尿路真菌感染时使用可减少真菌数量,缓解症状。
2.中药外敷
将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加水调制成糊状,均匀涂抹于下腹部及两侧腰部皮肤表面,并用纱布覆盖固定。此方法旨在利用中药的外治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辅助改善尿频、尿急等症状。需注意个体可能对某些药材过敏,因此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3.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是将无菌溶液注入膀胱内然后排出的过程,通常采用导尿管完成。此措施有助于清除膀胱内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减轻因真菌感染引起的不适感。但应控制好液体量和压力以防损伤黏膜。
4.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涉及使用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力或降低其反应性,例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利于对抗真菌入侵,特别是对于存在免疫缺陷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尤为重要。但须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在治疗尿路真菌感染期间,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部清洁干燥,以减少病原体滋生。同时,多饮水、适当运动也有助于促进排泄和新陈代谢,利于病情恢复。
2024-02-16 10:33
举报向医生提问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对尿频患儿需除外尿路感染、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症状起因:一、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亦会相应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和滤过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亦增多,便出现尿频。在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感觉。二、炎症刺激:膀胱内有炎症时,神经感受阈值降低,尿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产生尿频,并且尿量减少(成人300~500毫升次)。因此,尿频是膀胱炎的一个重要症状,尤其是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更为明显。其它,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征,俗称ldquo;三尿征rdquo;。三、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异物,通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四、膀胱容量减少:如膀胱占位性病变、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较大的膀胱结石等。五、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常见检查: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 生殖道分泌物培养 精液肉毒碱 尿谷草转移酶 膀胱逼尿肌功能
就诊科室:泌尿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盐酸布替萘芬喷雾剂
适用于浅部皮肤真菌感染,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足癣、体癣、股癣。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本品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包括枯草热)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以联合用药形式,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成人和儿童哮喘。
达克宁乳膏 20mg/g
1.由皮真菌、酵母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皮肤、指(趾)甲感染,如: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头癣、须癣、甲癣;皮肤、指(趾)甲念珠菌病口角炎、外耳炎。由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此类细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2.由酵母菌(如念珠菌等)和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阴道感染和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