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甘油果糖副作用
补充说明:甘油果糖副作用
a******W 2021-09-10 15:54
我要咨询
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1)
甘油果糖通过渗透作用缓解脑水肿时可能会引起头痛、腹胀等不适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水肿、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稠度增加。
1.头痛
头痛可能是由于甘油果糖注射液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的头部疼痛,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腹胀
腹胀可能源于甘油果糖注射液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胀满感,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
3.水肿
水肿是甘油果糖注射液导致体液潴留的结果。水肿可能导致体重迅速增加、皮肤紧绷等现象,长时间未缓解还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问题。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多因甘油果糖注射液利尿作用引起钠离子浓度变化所致。电解质失衡会引起肌肉痉挛、心跳不齐等严重症状,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5.血液浓稠度增加
使用甘油果糖注射液后会导致血容量快速下降,从而引起血液浓稠度增加。该情况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脑梗死、肺栓塞等疾病的发生。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避免潜在风险。若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用药史。
2024-02-16 11:58
举报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正常血脑屏障只容许一些小分子溶质通过,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很低,基外周几乎被星形胶质细胞终足所包围,后者被视为血脑屏障的组成部分(第二道屏障)。故平时组织间液几乎不含蛋白,但血管源性脑水肿时的水肿液含较多蛋白质表明微血管通透性已增高。实验观察发现水肿中心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大小吞饮泡囊增多;用铁蛋白作示踪剂,发现该颗粒出现于吞饮泡囊中,游离于胞浆和基底膜内,停留于细胞间隙中,和出现于水肿组织中,从而判定水肿液是经内皮细胞内和细胞之间的通道渗出并扩展的。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尚不详知,可能与一些化学介质的作用有关。有人发现水肿白质中5-羟色胺明显增多,后者经脑脊髓液引入脑实质,可致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近期资料表明,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的可能性很大,肌肉内注射自由基清除剂对苯二胺(DPPD),可减轻实验性冻伤性脑水肿。在细胞中毒性脑水肿的发展中,微血管通透性不增高。目前认为这类水肿是脑细胞摄水增多而致肿胀。 细胞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钠泵功能减退有关。前文所述的各种代谢抑制物及急性缺氧可能都使ATP生成减少,致依赖于ATP提供能量的钠泵活动衰减,Na+不能向细胞外主动运转,水分乃进入细胞内以恢复平衡,故造成过量Na+和水在脑细胞内积聚。至于急性低钠血症时,则是因细胞外低渗,故水分转移到细胞内。新的资料表明,脑细胞膜含较多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其不饱和双键易受自由基的影响而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损伤膜结构和功能。此因素在细胞中中毒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自由基损伤线粒体膜,后者功能受损又导致ATP生成减少。 间质性脑水肿液来自脑脊髓液,当脑脊髓液生成和回流的通路受阻(如导水管被肿瘤,或炎性增生所堵塞)时,它就在脑室中积聚,过多积聚使室内压上升,以致脑室管膜通透性增高甚至破裂,而溢入附近间质引起周围白质的间质性脑水肿。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脑外科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盐酸替扎尼定片
盐酸替扎尼定片为中枢性骨骼肌松弛药,用于降低因脑和脊髓外伤、脑出血、脑炎以及多发性硬化病等所致的骨骼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和肌强直。
乐儿康颗粒
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治疗小儿食欲不振、厌食偏食、营养不良及营养平衡失调引起的面黄体弱、发育迟缓、夜寝不宁、小儿多动症以及急慢性腹泻,腹胀便溏、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