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品> 黄芪> 蜜炙黄芪与生黄芪的功效区别

医生回答(1)

孙卓林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蜜炙黄芪与生黄芪相比,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敛汗固涩、利水消肿、补气升阳等功效。由于蜜炙黄芪与生黄芪的药性有所不同,若需要使用这两种药材,建议咨询医生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用药。
1.补气固表
补气固表是黄芪的主要功效之一。蜜炙黄芪通过增加其黏性而增强其补中益气的作用;生黄芪则保留了原有效成分,但未经炮制。适用于自汗、盗汗等气血不足症状。可将生黄芪泡水或煎煮服用;蜜炙黄芪可用于炖汤或制成丸剂长期服用。
2.托疮生肌
托疮生肌是指黄芪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的作用。由于两者都含有多种生物碱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够刺激细胞分裂和增殖,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目的。对于皮肤损伤、溃疡等症状有治疗效果。患者可以将黄芪研磨成粉末后外敷于患处。
3.敛汗固涩
敛汗固涩主要是因为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具有收缩平滑肌的作用,能够减少出汗量。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问题。可以选择用黄芪与其他药材配伍煎服或者直接食用黄芪制品进行调理。
4.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是因为黄芪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增加排尿量,从而减轻水肿症状。可用于治疗因湿邪所致的浮肿、腹水等情况。可以通过煎煮黄芪或配合其他利水渗湿药物来改善病情。
5.补气升阳
补气升阳源于黄芪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及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脏腑功能状态。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食欲不振、乏力倦怠等症状。可用黄芪搭配党参、白术等中药煲汤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属于中药材,因此不宜过量或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出现上火的情况。此外,黄芪还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因此低血压人群应慎用。

2024-03-05 06: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气血不足 (气血虚弱)

气虚证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这里的“气”,指的是全身之气,也涵盖脏腑、组织之气。

  • 症状起因:气虚证是指气的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度而致气的功能减退所致病证。“气机失调证”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所引起的病证。此中又有“气滞证”、“气逆证”、“气陷证”、“气闭证”、“气脱证”的不同类型。由于气的运动是从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为其活动场所,是通过各脏腑、器官的相应功能体现其存在,因此“气机失调”所致病证是离不开相关内脏的功能障碍。

  • 可能疾病: 产后虚羸 肝血虚证 虚劳 血症 血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