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脑梗死是什么病
补充说明:脑梗死是什么病
a******W 2021-09-11 22: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缺血性卒中,通常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疾病引起。
脑梗死是由脑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氧和缺血。这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原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从而引发脑细胞死亡。脑梗死的症状取决于受影响区域的大脑功能。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言语不清、偏瘫、视力变化以及意识丧失。
诊断脑梗死的主要检查包括CT扫描、MRI成像、颈动脉超声和血液分析。其中,CT扫描可以显示是否存在急性期脑水肿和出血;MRI成像可评估脑干、小脑和大脑半球的病变情况;颈动脉超声用于评估颈部血管狭窄程度;而血液分析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血液凝固异常。脑梗死的治疗旨在恢复脑部血流并预防进一步损伤。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如静脉注射t-PA,以及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
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个体,建议积极控制血糖、血压水平,以降低脑梗死的风险。
2024-01-14 01:45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是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