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功能亢进的三大表现
补充说明:脾功能亢进的三大表现
a******W 2021-09-12 22:4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脾功能亢进的三大表现是脾肿大、贫血、血细胞减少,常伴有腹水和出血倾向。由于脾功能亢进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脾肿大
脾脏作为机体免疫器官之一,在发生感染时会充血肿胀。脾功能亢进会导致脾脏血液回流受阻,使脾脏体积增大。脾肿大的体表投影一般位于左上腹部,患者可能感受到腹部不适或疼痛。
2.贫血
由于脾脏肿大压迫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贫血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3.血细胞减少
脾功能亢进会影响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从而降低血小板的数量,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容易出现瘀斑、紫癜等皮下出血的症状。
4.腹水
当脾功能亢进伴有门脉高压时,会引起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腹水通常在右上腹部明显,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膨胀和不适。
5.出血倾向
脾功能亢进时,脾脏会过度破坏正常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出血倾向表现为轻微创伤后长时间持续出血,或者自发性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
针对脾功能亢进的情况,可以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测试以及超声波检查来评估脾脏大小和血液状态。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术。患者应避免食用坚硬的食物以减少脾脏损伤风险,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脾脏负担。
2024-02-24 20:5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脾功能亢进(简称脾亢)是一种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相应增生,可经脾切除而缓解。本病经治疗原发病后,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减轻。一般认为脾功能亢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这种肿大的脾脏对血细胞有滞留作用,脾窦的增生增强了对血细胞吞噬及破坏作用,是产生脾功能亢进临床表现的重要原因。脾脏切除后,临床症状可得到纠正。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