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黏液尿> 黏液尿的病因是什么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黏液尿可能源于慢性膀胱炎、膀胱结核、膀胱结石、膀胱癌、输尿管末端结石等疾病,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膀胱壁炎症性病变,炎症因子刺激可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渗出增多,从而引起黏液尿。此外还伴有尿频、尿急和下腹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膀胱结核
膀胱结核是泌尿系结核的一部分,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膀胱所致,典型表现为尿道刺激征、肉眼血尿、脓尿以及膀胱容量减少。当结核分枝杆菌对膀胱造成一定的损伤时,会导致出现黏液尿的现象。对于膀胱结核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等。
3.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是指晶体物质从肾脏中脱落并进入膀胱后滞留形成的,当结石体积较大或者表面不光滑时,在排尿过程中可能会划伤膀胱黏膜,导致黏膜出血,混入尿液中形成血尿,同时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如果确诊为膀胱结石,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结石取出,比如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术、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等。
4.膀胱癌
膀胱癌的发生与长期吸烟、长期接触染料、皮革制造等致癌物有关,肿瘤细胞侵犯膀胱壁,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和脱落,增加尿液中的黏蛋白含量,使尿液变得浑浊且呈黏稠状。膀胱癌通常需要进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姑息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来治疗。
5.输尿管末端结石
输尿管末端结石指的是位于输尿管末端部位的结石,若结石移动过快或过大,则容易损伤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破裂出血,此时血液随尿液排出就会形成血尿,还可伴随腰腹部疼痛的症状。对于输尿管末端结石,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也可以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进行处理。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症状。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有利于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

2024-02-21 08: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chroniccystitis)是以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杆菌)为主的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膀胱壁慢性炎症性疾病。部分为急性膀胱炎未彻底治疗转为慢性。大多数继发于尿道膀胱原发病变或上尿路慢性炎症。对慢性膀胱炎需系统检查寻找原发病并治疗。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