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如何诊断的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心肌酶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

1、临床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会出现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心悸、头晕等,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通过心电图检查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也可以初步诊断是否存在病毒性心肌炎。

3、心肌酶学检查

心肌酶学检查主要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等,如果患者存在上述情况,可能存在心肌损伤的情况。

4、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病毒抗体检查、病毒抗原检查等。

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是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者股动脉,然后使用造影剂来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能够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出现了狭窄、堵塞等情况,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改善,同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

2021-09-13 07:4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心肌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轻度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少,诊断较难,故病理诊断远比临床发病率为高。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发现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是遍及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