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憋不住尿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柯怀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擅长:优生优育,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孕期咨询,产后治疗,妇科疾病,盆底康复。

提问

憋不住尿可能与神经源性膀胱炎、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压力性尿失禁等疾病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1.神经源性膀胱炎
神经源性膀胱炎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引起。当大脑对排尿失去控制时,会导致尿液无法被储存而出现尿急和尿失禁。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进行治疗,以减少膀胱肌肉的过度活动。
2.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容量减小,进而影响正常的储尿功能,从而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增多。由于膀胱感觉过敏或逼尿肌不稳定,导致膀胱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尿意强烈的情况。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例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能够降低膀胱的敏感度,缓解不适症状。
4.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压迫后尿道,导致排尿阻力增加,膀胱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将尿液排出,因此会出现尿不尽的感觉。此外还可能伴随有尿频、尿线变细、排尿困难等症状。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的排尿不畅,5α-还原酶抑制剂是首选治疗方法,如非那雄胺片、依立雄胺片等,这类药物通过降低体内睾酮向更活跃形式双氢睾酮转化来缩小腺体体积。
5.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压增高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运动时,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流出。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增长、生育等原因导致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所致。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药,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以减轻膀胱痉挛和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排尿习惯并记录排尿日记,以评估膀胱功能。必要时,应进行超声波检查、残余尿量测定以及膀胱镜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器质性疾病。

2024-03-03 14: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膀胱炎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性疾病,约占尿路感染总数的50%~70%。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脓尿。

推荐医生更多

李兰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文芬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梁梅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李依俐 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王晓红 主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

雷华江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成都棕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