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处理
补充说明: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处理
a******W 2021-09-14 17:0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体位性低血压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弹性腹带使用、药物治疗以及体位变化训练等方法来改善。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指导。
1.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增加液体摄入量以及规律运动。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容量,从而预防因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下降;规律运动可提高身体对姿势变化的适应能力。
2.弹性腹带使用
弹性腹带通过紧贴腹部提供适度的压力来支持内脏器官,防止其下垂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弹性腹带能够提升腹壁肌肉强度,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由腹腔内容积减少引起的心排血量降低所致的低血压现象。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能涉及利尿剂如氢片、螺内酯片等,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除多余水分而发挥作用,有助于稳定循环状态并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4.体位变化训练
体位变化训练通常从卧位到坐位开始,逐步练习站立和行走,旨在提高身体对姿势转变的适应能力。此措施有助于增强血管调节功能及骨骼肌收缩力,从而减少由体位改变诱发的低血压反应。
患者应避免快速从平躺位变为直立位,特别是在早晨起床时,以免头晕甚至晕厥。建议采取渐进式起床方式,即先在床上坐几分钟后再缓慢站起。
2024-01-11 07:5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脱虚,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症状起因:体位性低血压分为突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突发性多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直立性小动脉收缩功能失调所致。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继发性多见于脊髓疾病,急性传染病或严重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内分泌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使用降压药、镇静药之后。
可能疾病: 中暑衰竭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地高辛片
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风回春胶囊
活血化淤,舒筋通络。用于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肢体麻木。适用于高血脂、高血粘、动脉硬化、供血不足、头昏头痛、眩晕耳鸣、视物不清、一过性晕厥、记忆力减退、失眠或嗜睡、情绪异常、老年性痴呆等。中风(脑梗塞、脑栓塞、脑出血后遗症等)、偏瘫、肢体麻木、关节僵硬、活动不便、口眼歪斜、舌强流涎、说话不清、伴头昏头晕、健忘等。冠心病:心慌、胸闷、气短、胸痛、心律不齐、心前区不适等。
盐酸普萘洛尔片
1.作为二级预防,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2.高血压(单独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合用)。3.劳力型心绞痛。4.控制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儿茶酚胺有关或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可用于洋地黄疗效不佳的房扑、房颤心室事的控制,也可用于顽同性期前收缩,改善患者的症状。5.减低肥厚性心肌病流出道压差,减轻心绞痛、心悸与昏厥等症状。6.配合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病人控制心动过速。7.用于控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心率过快,也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