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靶向治疗的方式有哪些
补充说明:靶向治疗的方式有哪些
a******W 2021-09-14 17:08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靶向治疗是指针对特定的靶点,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靶向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疗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法、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放射治疗等。
1、单克隆抗体疗法
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与肿瘤细胞表面的靶标受体结合,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有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
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法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疗法是一种抑制酪氨酸激酶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可以用于治疗晚期的恶性肿瘤。常用的药物有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
3、抗血管生成药物
抗血管生成药物是指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等,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等。
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抑制免疫系统的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5、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可分为外放射和内放射。外放射是指放疗设备利用放射线从体外对肿瘤进行照射,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内放射是指放射性核素经过血管、淋巴管等途径进入到肿瘤组织内,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1-09-14 23:46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人体所需的酪氨酸系由饮食或通过氧化苯丙氨酸获得,除供给合成蛋白质之用外,它还是多巴胺、肾上腺素和黑色素等物质的前体;多余的酪氨酸则通过其降解途径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代谢途径中各步骤酶的缺陷可导致多种临床表现不同的疾病 约30%的早产儿和10%的足月新生儿由于肝脏4-羟基苯丙酮酸二氧化酶发育不够成熟、可能发生暂时性的高酪氨酸血症,通常在减少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至每日1.5g/kg和投用维生素C后数周即可消失。重症肝病常造成酪氨酸代谢障碍,这是因为酪氨酸转氨酶,4-羟基苯丙酮酸二氧化酶和尿黑酸氧化酶等活力受损所致。
症状起因:本病是由于肝、肾组织缺乏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AH)所致。FAH的编码基因位于15q23~q25,含有14个外显子,长约30~50Kb。酶缺乏时体内马来酰乙酰乙酸、延胡索酰乙酰乙酸以及由它们的旁路代谢途径生成的琥珀酰丙酮和琥珀酰乙酰乙酸发生累积。后两者与蛋白质的SH基结合可能是造成肝、肾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FAH缺陷时还使酪氨酸代谢途径中的4-羟基苯丙酮酸二氧化酶(pHPPD)活力降低,造成血中酪氨酸增高和尿中排出大量对-羟基苯丙酮酸及其衍生物,发生这种情况的机制尚不清楚。。 患儿体内异常累积的琥珀酰丙酮还具有强力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LA dehydrase)活性的作用,影响到卟啉的合成代谢,可使患儿尿中大量排出δ-氨基-γ酮戊酸(δ-ALA)并出现间隙性卟啉病的临床症状。这类患儿肝细胞和红细胞中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的活性明显减低;累积的琥珀酰丙酮还影响细胞生长、免疫功能和肾小管转运功能。
可能疾病: 烧伤脓毒症
就诊科室:血液
复方斑蝥胶囊
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
用于 40 岁以上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妇女,缓解和改善由于缺乏雌激素、孕激素、钙和维生素而引起的症状: 1.潮热汗出、烦躁失眠、骨质疏松、肌肉关节疼痛。 2.皮肤干燥、搔痒、皱折、色素沉着、老年斑出现、眼睛干涩。 3.心悸、胸闷气短、高血脂、更年期冠心病、更年期血压波动; 4.月经紊乱、外阴搔痒、阴道炎、性交痛、性器官衰退等。 5. 也可以用于非恶性肿瘤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和其他原因引致的雌激素水平下降。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粘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