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慢性胆囊炎的危害
补充说明:慢性胆囊炎的危害
2021-08-20 10:20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慢性胆囊炎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黄疸、全身症状等,可以配合医生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
1、消化不良
慢性胆囊炎可能是胆囊结石、细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会使胆囊功能出现异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使患者出现食欲下降、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多潘立酮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黄疸
慢性胆囊炎可能会导致胆囊结石,使胆囊内胆汁淤积,进而使患者出现皮肤、眼白等部位发黄的现象。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促进胆囊结石的排出。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3、全身症状
如果慢性胆囊炎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使炎症加重,刺激到肝脏,使患者出现全身发热、黄疸等症状。此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温水擦拭身体的方法缓解症状。
除此之外,慢性胆囊炎还可能会导致肝囊肿、胆囊癌等危害。建议慢性胆囊炎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1-08-26 17:32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慢性胆囊炎(chroniccholecystitis)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老年人,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