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血液科> 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叫新生儿溶血症

精选回答(1)

郝鹏锴 主任医师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擅长: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迟缓、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和基因解读。

提问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出生后24小时内易发生溶血性休克,多数患儿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同时还会迅速加重;此外,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还可能会出现肝脾肿大,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尖叫、呕吐,进而出现抽搐,还可以留有后遗症,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发育迟缓等症状。

2021-09-01 12:3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休克

休克(shock)是指在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循环功能急剧减退,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严重不足,以至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全身危重病理过程,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休克的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量不足,组织和细胞的血液灌注虽经代偿仍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瘀滞、脏器功能障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休克的发病规律一般是从代偿性低血压(组织灌注减少)发展到微循环衰竭,最后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和细胞死亡。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