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多囊肝是什么原因引起
补充说明:多囊肝是什么原因引起
2021-09-18 10:11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多囊肝通常是指多囊肝,该疾病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代谢因素等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多囊肝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多囊肝,则子女患有多囊肝的概率会比较高。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患者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杀虫药、除草剂等,这些物质中含有的毒素可能会损伤肝脏,从而引起多囊肝。
3、代谢因素
多囊肝患者肝脏中的有毒物质,如胆固醇和胆汁酸等会出现异常积聚的情况,可能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胆汁淤积,进而诱发多囊肝。
除上述原因外,多囊肝还可能与免疫因素、营养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关。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黄疸、肝衰竭等并发症,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CT、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可以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患者还需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021-09-26 18:39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的指导作用。《难经》对积聚作了明确的区别,并对五脏之积的主要症状作了具体描述。《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将疟疾引起的症瘕称为疟母,并以鳖甲煎丸治之。《诸病源候论•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细的论述,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证治准绳·积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疗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的主张。《景岳全书·积聚》则对攻补法的应用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医宗必读·积聚》把攻补两大治法与积聚病程中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指出治积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屡攻屡补,以平为期”,颇受后世医家的重视。《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在积聚病机中的重要作用,对活血化瘀方药的应用有突出的贡献。中医文献中的症瘕、痃癖以及伏梁、肥气、息贲等疾病,皆属积聚的范畴。根据积聚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西医的腹部肿瘤、肝脾肿大,以及增生型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疾病,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多发人群:成年人
典型症状: 肚子疼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 —— 1000元)
双蚁祛湿通络胶囊
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能,临床用于改善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气肿胀、麻木不仁、酸软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证症状。
丹莪妇康煎膏
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调经止痛,软坚化积。用于妇女瘀血阻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经期不适、癓瘕积聚,以及盆腔子宫内膜异味症见上述症状者。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乳结泰胶囊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止痛。用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所致乳房肿块胀痛,触痛,胸肋胀闷,烦躁易怒,舌质偏红,或紫暗,或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或弦涩;乳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