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血便什么原因引起的?
补充说明:新生儿血便什么原因引起的?
a******W 2021-10-24 19:49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血便可能是由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感染性肠炎、新生儿败血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由于肠道发育不全或者存在闭锁、狭窄等病变,导致食物无法正常通过和吸收,进而引起血便。对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血便,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矫正。
2.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导致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在肠道中被菌群转化为胆红素,形成胆红素钙,从而出现血便的现象。新生儿黄疸可通过光疗或换血疗法来降低胆红素水平。
3.新生儿溶血病
当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血型不合时,会产生抗体攻击婴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这些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经过肠道时会被分解成铁和珠蛋白,其中的铁可能会随粪便排出,呈现为黑色柏油样大便。新生儿溶血病通常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来进行治疗。
4.感染性肠炎
感染性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肠道炎症反应,这些病原体可损伤肠黏膜并导致出血,随着食物残渣进入肠道后,血液混合在粪便中,就会出现血便的情况。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肠炎的主要手段,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
5.新生儿败血症
如果患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则会引起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包括凝血功能紊乱,此时容易诱发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情况发生,严重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等。
建议密切监测宝宝的大便颜色和质地变化,如有持续血便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或X线检查,以评估消化系统的状况。
2024-01-11 23:0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复现,或生后2周后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2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为病理性黄疸。足月儿间接胆红素超过307.8μmol/L(18mg/dl),则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的几率较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易遗留后遗症。
多发人群:刚出生的婴儿
典型症状: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临床检查: 胎黄 婴儿脸色发黄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喂养后出现黄疸 巩膜黄染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肠炎宁颗粒2克
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