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肾内科>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怎么引起的

精选回答(1)

盛晓茜 副主任医师 沈阳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硕士研究生学位,副主任中医师, 擅长治疗各种肾病,难治性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肾虚,汗证以及失眠。

提问

膀胱过度活动症通常是由于神经源性膀胱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膀胱结石、膀胱炎等原因引起的。

1、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如果患者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米多君、富马酸托特罗定、盐酸奥昔布宁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也可遵医嘱通过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等方式进行治疗。

2、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可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原因引起。患者可出现排尿异常、下腹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如果患者是由于膀胱结石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坦索罗辛、托拉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结石体积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碎石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3、膀胱炎

膀胱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可能是由于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长期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原因引起。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该疾病还可能是由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2022-02-21 15: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神经源性膀胱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根据逼尿肌功能分为两类:1、逼尿肌反射亢进;2、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一类由神经病变或损害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的功能障碍性疾病,常同时伴有膀胱尿道功能的协调性失常。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产生复杂的排尿症状,排尿不畅或尿潴留是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推荐医生更多

夏群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市浦口人民医院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