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中医怎么治疗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中医怎么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中医怎么治疗

补充说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中医怎么治疗

a******W 2021-10-25 21:34

血小板增多 活血化瘀 当归 黄芪 丹参 针灸 血小板增多症 皮肤 血栓形成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拔罐疗法等中医方法治疗。若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避免潜在风险。
1.中药调理
患者可前往医院由医生开具相应药物处方,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当归、黄芪、丹参等来改善症状。上述药物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进而辅助提高血小板水平。
2.针灸疗法
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曲池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这些穴位刺激有助于调节气血平衡,对于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症有积极效果。
3.拔罐疗法
将罐子放置于背部腧穴处吸附皮肤5-10分钟后取下,每周一次。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及减少血栓形成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及的所有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延误病情。另外,如果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4-01-19 06:4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hemorrhagic thrombocythemia)是一种原明不明的异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

  • 症状起因:原明不明的异常增生。 中医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血瘀,血瘀可因寒凝,气滞,气虚,热邪,阴虚,肝郁等因素所致。唐容川《血证论》将消瘀列为治血证四法之一,探讨了瘀血与出血的关系。强调“凡瘀血,急以祛瘀为要”,认为“吐觑、便溺,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己腰绝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生,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

  • 可能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 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病性贫血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血液

适用药品

磷酸芦可替尼片

用于中危或高危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亦称为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PV-MF)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的骨髓纤维化(PET-MF)的成年患者,治疗相关疾病相关脾肿大或疾病相关症状。

血栓心脉宁片

益气活血,开窍止痛。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胸痹症见头晕目眩,半身不遂,胸闷心痛,心悸气短;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大黄 虫丸

1.肝胆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脂肪肝、肝脾肿大、梗阻性黄疸;急慢性胆囊炎等。2.妇科病:闭经、月经病、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慢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核、不孕症。3.心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血淤头痛、高血压。4.血液病:高粘血症、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5.癌症:原发性肺癌、肝癌、宫劲癌。6.胃肠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7.外科疾病:创伤骨折、外伤疼痛、腰肢冷痛、坐骨神经痛、劳伤过度、腹膜炎、肠粘连、肛裂、周围血管病、颈淋巴结核、鹤膝病等。8.皮肤病:鱼鳞癣、牛皮癣、颜面色素沉着等。

脑络通胶囊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