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大小便失禁> 大小便失禁的症状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可能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排便失控、肛门坠胀感等,通常需要就医以确定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尿频
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如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膀胱肌肉过度活动或者神经控制失调。尿频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尿意,甚至短时间内需要多次排尿。
2.尿急
尿急指突然发生的强烈排尿欲望,常伴有尿频和尿失禁,多由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尿急时患者会感到强烈的排尿冲动,难以控制。
3.尿失禁
尿失禁是由于盆底肌群功能减弱或受损,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的情况。常见于女性,也可见于男性,尤其是老年人。尿失禁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但更常见于咳嗽、打喷嚏或腹压增加时。
4.排便失控
排便失控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脊髓损伤或其他相关疾病引起的,导致肛门括约肌失去正常收缩和松弛的功能。这种症状可能导致粪便意外从肛门流出,特别是在无法预先到厕所的情况下。
5.肛门坠胀感
肛门坠胀感可能与直肠脱垂、痔疮等疾病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组织受到刺激而产生不适感。患者可能会感受到肛门区域的沉重、压迫或下沉感,有时伴随着疼痛或灼热感。
针对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波检查、膀胱功能评估以及必要时的直肠肛门造影术。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α受体阻滞剂等,以及行为疗法,如盆底肌肉锻炼。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摄入利尿作用的食物和饮料,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频率。

2024-03-23 14: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尿失禁

尿失禁(incontinenceofurine)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