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跟腱> 牵拉跟腱的作用

精选回答(1)

李常月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普外科尤其对肝胆胰腺,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有独特的见解。擅长于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痔疮,肛裂。

提问

牵拉跟腱可以起到预防肌肉萎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作用。如果希望进行此操作,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员以确保安全有效。
1.预防肌肉萎缩
因为跟腱是小腿后方的重要肌肉组织,在进行牵拉时能够刺激跟腱部位的肌肉收缩和舒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运动功能。适当的牵拉可以防止跟腱部位出现过度紧张或僵硬的情况,从而达到预防肌肉萎缩的目的。
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由于跟腱位于足踝处,通过牵拉跟腱能有效增加局部关节的灵活性及柔韧性,进而提高关节活动度。适当锻炼可使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保持一定的伸展状态,有利于避免因长时间静止不动导致的关节粘连、僵硬等不适症状发生。
3.增强肌力
牵拉跟腱可以刺激跟腱周围的肌肉纤维增长,从而增强肌力。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对疲劳和其他损伤的抵抗力,减少受伤风险。
4.促进血液循环
当患者进行跟腱牵拉时,会刺激跟腱部位的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促进其新陈代谢。这种做法有助于将体内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同时也能帮助输送营养成分至受损区域以促进愈合。
5.缓解疼痛
跟腱牵拉可以使跟腱处于放松状态,降低跟腱紧张程度,从而减轻跟腱部位的疼痛感。适当的跟腱牵拉可以帮助缓解跟腱紧张引起的疼痛,但应注意不要过度牵拉以免加重疼痛。
在进行跟腱牵拉时需注意控制力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跟腱损伤。另外,建议定期评估患者的适应情况并调整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

2024-03-09 12: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

  • 症状起因:目前肌肉萎缩尚无统一分类,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结合病原因分类如下。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主要是脊髓和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见于脊椎椎骨骨质增生、椎间盘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脊神经肿瘤、蛛网膜炎、神经炎、神经丛病变、神经损伤、脊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部病变和脊髓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症等。 二、肌源性肌萎缩 常见于肌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症、周期性麻痹、多发性肌炎、外伤如挤压综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谢性肌病、内分泌性肌病、药源性肌病、神经肌肉传递障碍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等。 三、废用性肌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系由肌肉长期不运动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四、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如恶病质性肌萎缩、交感性肌营养不良等。

  • 可能疾病: 痿证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项痹 颈肋畸形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外科

适用药品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